花钱雇人“盯”自己,“督学”服务兴起!
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,特殊的“网课时代”,图书馆、自习室等线下学习场所相继关停,在家学习、备考成为一种愈发普遍的现象。
对于上岸压力巨大的考研和考公人员来说,一个人在家备考相当枯燥且难熬,坚持下去的难度很大,为了突破这种困境,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寻求伙伴,试图将单人苦旅变成有人监督的陪伴学习。
由此,一门新兴的工作应运而生,“督学”,顾名思义,监督学习,每日打卡,陪伴学习目标的制定与完成。
#图源:受访者#
江苏盐城的张宏权是一家督学工作室的负责人,作为督学服务行业的第一批“入局者”,今天他的督学工作室已经有超过3000名学员和20多位核心管理。
张宏权创办督学工作室的灵感,同样来自于自身的考研经历。2020年就读大三的张宏权,因为疫情突发学校遭遇封控,全校师生都不能上课,而这种情况持续了整个学期。
当时正在准备考研的张宏权,由线下课堂转为线上学习,上课方式的突变导致其容易分心,尤其在摄像头之外更加难以保持状态,于是突发奇想,找到有同样遭遇的同学组建了一个4人学习小组。
小组里大家会及时打卡学习进度,为了能坚持得更久,简单制定了群规,每周学习打卡不得低于5次,否则会被清退,这就是督学小组的雏形。
而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,也从一个小组拓展成考研、考公、考编等多个小组,每组设有组长,负责督促和考勤打卡,每周还会公布打卡排行榜。
#图源:受访者#
随着学习小组的实验成功,张宏权在腾讯会议上搭建了线上自习室,围绕着“督学”又衍生出了早起监督、减肥监督等不同的监督服务。
在张宏权看来,督学形式也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。督学能够起到效果,内因才是根本,需要自身拥有一定的学习意愿和自律基础,如果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他人监督,那么很快就会打起退堂鼓。所以,想要产生真正的积极影响,还要在寻求他律的同时建立自律意识。
鹰硕智慧纸笔课堂的智慧作业管理功能,通过作业时长统计,一面方便老师把控作业量,一面方便家长监督作业完成,减少孩子做作业时走神、拖拉的情况。家长在正常工作之余,通过家长端小程序掌握孩子在家学习情况,产生督学效果。
#鹰硕智慧纸笔课堂试点班场景#
与此同时,通过作业智能批改与智能分析功能,对孩子作业快速批改,统计正误得分率,形成个人学情报告,汇集个人错题集。老师和家长可以依据可视化的学情报告,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辅导,并通过错题重练的形式,高效突破学习短板,规避枯燥厌烦的“题海战术”,让孩子切实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和成就感,逐渐养成自律意识。
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,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,尤其是疫情反复的当下,自主学习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。所以,他律的最终落脚点依旧是完成自律习惯的养成,与此同时,捕捉学生的学习特点,为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节奏。这也是鹰硕纸笔课堂“千人千面”的精准学习模式力求达到的最终效果。